• 联系客服

水平接地网间距是多少?水平接地网敷设深度要求

于 2025-07-06 14:00:00 发布


  在电力系统防雷接地设计中,水平接地网的间距与敷设深度是影响接地效果的关键参数。合理的间距与埋深不仅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还能提升雷电能量的泄放效率。本文将探讨水平接地网的间距与敷设深度。

水平接地网敷设深度要求

  一、水平接地网的设计原理与间距要求

  水平接地网由水平接地极和垂直接地极组成,其核心功能是通过金属导体与大地形成低阻通路,快速泄放雷电流或故障电流。水平接地极的间距直接影响接地系统的等效面积与电流分布均匀性。

  1.间距标准与影响因素

  -常规间距要求: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GB 50169-2016),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一般为5米。这一间距能够保证接地极之间的电流流散区域互不重叠,避免因“屏蔽效应”导致接地电阻升高。

  -特殊场景调整:在土壤电阻率较高(如岩石层、沙漠地区)或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间距可适当缩小至3~4米,以增加接地极的总长度和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整体接地电阻。

  -垂直接地极配合:当水平接地极与垂直接地极联合使用时,水平极间距需与垂直接地极的长度匹配。通常要求水平极间距不小于垂直接地极长度的1.5倍(如垂直接地极长2.5米,则水平极间距应≥3.75米)。

  2.接地网布局优化

  -网格化设计:水平接地网宜采用闭合环形或网格状布局,外缘角部圆弧化处理,以均匀分布电位,减少跨步电压风险。

  -均压带设置:在35kV及以上变电站中,需沿接地网敷设水平均压带,间距与水平接地极一致(5米),确保地面电位梯度不超过安全阈值(接触电压≤50V,跨步电压≤100V)。

水平接地网敷设深度要求

  二、水平接地网的敷设深度要求

  接地极的埋深直接影响接地电阻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埋深不足可能导致接地极受季节性冻土、干湿交替影响,而过深则会增加施工成本。规范对敷设深度有明确要求。

  1.基本埋深标准

  -常规要求: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水平接地极的埋深应不小于0.6米,且需在冻土层以下。例如,在北方寒冷地区,若冻土深度为1.2米,则接地极需埋深至1.3米以上。

  -高要求场景:对于变电站、通信机房等关键设施,水平接地极埋深建议≥0.8米,以增强接地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区域(如黏土层),可通过增加埋深至1米以上,进一步降低接地电阻。

  2.回填土与降阻措施

  -回填土质量:接地沟回填时需分层夯实,避免夹杂石块或建筑垃圾。在山区石质地段,需先铺设100mm厚的净土垫层,并分层回填净土,防止石块破坏接地极。

  -柔性接地体应用:在红壤区或高电阻率地区,可在接地极周围浇灌柔性接地体,通过降低土壤电阻率提升接地效果。

  -防沉层设置:室外接地沟回填后需预留100~300mm的防沉层,防止雨水冲刷导致接地极暴露。

水平接地网敷设深度要求

  三、施工与材料选择的关键要点

  1.材料选型与防腐处理

  -材料标准:水平接地极常用热镀锌扁钢(40mm×4mm)、铜包钢或镀铜圆钢(直径≥12mm)。扁钢截面积需≥100mm²,厚度≥4mm,以确保机械强度与导电性。

  -防腐措施:在腐蚀性土壤(如盐碱地、酸性红壤)中,优先采用铜包钢或镀铜材料,焊接部位需涂刷防锈漆或沥青防腐层。

  2.焊接工艺与连接可靠性

  -搭接焊要求:扁钢搭接长度为其宽度的2倍(如40mm宽扁钢需搭接80mm),圆钢搭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如12mm圆钢需搭接72mm)。焊接需双面施焊,焊缝饱满且无虚焊。

  -等电位连接:接地网需与建筑物主钢筋、设备接地引下线可靠焊接,避免形成电位差。例如,某数据中心接地网通过-40×4mm镀锌扁钢与楼板钢筋连接,确保接地电阻≤1Ω。

  水平接地网的间距与敷设深度是接地系统设计的核心参数,需结合地质条件、土壤电阻率及工程需求科学规划。想要获取更多防雷相关内容,欢迎拨打咨询热线进行了解!

集防雷设计、防雷施工、接地降阻、防雷技术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在防雷领域,秉持防、治同行的原则,以防雷电隐患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