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客服

印度比哈尔邦雷击致33死,气候变化致雷击灾害加剧敲响警钟

于 2025-07-25 14:00:00 发布

  

  印度官员7月18日通报,该国东北部比哈尔邦近期遭受季风风暴袭击,随之而来的雷击已导致至少33人死亡,另有数十人受伤。

印度比哈尔邦雷击酿33死

  比哈尔邦灾害管理部门的声明显示,这些致命事件集中发生在16日至17日,遇难者多为当时正在户外劳作的农民和工人。

  当地气象部门发出预警,预计比哈尔邦部分区域未来还将面临更多强降雨及雷电天气的考验。该邦灾害管理部门负责人维贾伊·库马尔·曼达尔表示,已要求高风险地区的官员在雷电预警发布后,积极引导民众提高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印度每年6月至9月为季风雨季,雷暴活动频繁。比哈尔邦政府数据显示,该邦2023年因雷击死亡人数达275人,而2024年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43人因此丧生。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个由奥迪沙邦法基尔·莫汉大学主导的研究团队去年发布报告警告,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印度过去数十年来致命雷击事件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印度比哈尔邦雷击酿33死

  报告详细指出,在1967年至2020年间,印度全国因雷击死亡人数超过10万,其中2010至2020年期间死亡人数激增尤为明显。数据分析揭示,2003-2020年间的年均雷击死亡人数,较之1967-2002年间的年均水平激增了约60%。

  报告强调,印度境内的雷击事件数量逐年攀升,已成为由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中主要的致死因素。报告明确指出,“印度的雷击事件正变得愈发难以预测”。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全球变暖引发了一系列极端天气现象,导致雷击频率增加。此外,报告也指出,预警体系存在不足以及公众避险意识薄弱,同样是造成印度雷击事件高致死率的重要原因。

(内容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次比哈尔邦的惨剧再次凸显了雷电灾害的致命威胁。面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日益频繁且难以预测的雷击风险,提升公众避险意识与完善预警系统刻不容缓。民众在雷电预警发布时,务必避免户外劳作,尤其是农田、水域等开阔地带,及时寻找坚固建筑或全封闭车辆躲避。掌握基本的防雷知识(如远离孤树、高地、金属物体,不使用电话,双脚并拢蹲下等),是降低伤亡的关键。政府和社区更需加强雷电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的覆盖率和时效性,普及科学避险方法。唯有全社会共同行动,构筑起坚实的防范网络,才能有效应对这一因气候变化而愈发严峻的自然挑战,守护生命安全。更多防雷相关内容,敬请关注本站防雷行业资讯栏目。

集防雷设计、防雷施工、接地降阻、防雷技术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在防雷领域,秉持防、治同行的原则,以防雷电隐患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