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有不锈钢护栏如何防雷接地?不锈钢护栏怎样连接避雷带?
在现代建筑美学与功能融合的趋势下,不锈钢护栏以其优异的耐候性、光洁的质感,成为众多商业建筑、公共设施和高档住宅屋面的首选防护构件。然而,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这些矗立于建筑最高点的金属护栏,若未纳入防雷系统精心设计,极可能从一道靓丽风景线转变为安全隐患点——它们可能无意中成为“引雷针”,却缺乏将巨大雷电流安全泄放入地的通道,瞬间的雷电闪击足以威胁人身安全、损毁精密设备,甚至引发火灾。
值得警惕的是,不锈钢护栏在防雷系统中并非天然绝缘体。雷电并不会因其材质而“绕道而行”。恰恰相反,其金属属性使之极易吸引下行先导,成为雷击的潜在目标。因此,将其纳入建筑整体防雷体系,进行规范、可靠的等电位连接与接地,是确保建筑综合防雷安全的强制性要求。
一、不锈钢护栏如何转身成为防雷“卫士”?
不锈钢护栏在防雷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作为接闪器的补充与延伸:
接闪功能补充:护栏通常环绕屋面边缘或设备平台,其高度和位置使其很可能成为雷击的初始接闪点(或辅助接闪点)。
构成接闪网格:当护栏与屋面原有的避雷带(网)形成良好电气连接后,共同构成一个更密集、覆盖更全面的接闪网络(即“法拉第笼”雏形),能更有效地拦截雷电流,降低绕击或侧击风险。
等电位连接关键点:护栏是人员可能接触的金属构件,必须通过可靠连接,确保其在雷击发生时与周围其他金属物(如避雷带、设备外壳、管道)处于相同或接近的电位,消除危险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二、核心连接要求:不锈钢护栏与避雷带的可靠搭接
1.直接焊接:首选,但需工艺保障
原理:利用焊接使不锈钢护栏本体与避雷带钢材在连接点处金属熔融结合,形成永久性的、连续的、导电截面足够的电气连接。
优点:连接电阻极小(通常远小于0.03欧姆),机械强度高,耐久性最好,基本无需后期维护。
关键点:
不锈钢可焊性:常用304、316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需使用相匹配的不锈钢焊条(如A102/A107对应304,A022对应316L)。
焊接质量:必须由专业焊工操作,确保焊缝饱满、连续、无夹渣、气孔、未熔合等缺陷。焊缝长度通常不小于100mm(圆钢直径或扁钢宽度的6倍)。
焊后处理:焊渣清理干净,焊接区域建议涂刷与不锈钢匹配的防锈漆或钝化膏(虽然不锈钢本身耐蚀,但焊缝热影响区是相对薄弱点)。
2.压接连接:实用方案,依赖专用金具
原理:使用特制的连接金具(过渡端子),一端可靠压接(或螺栓紧固)在不锈钢护栏上,另一端可靠压接(或螺栓紧固或焊接)在避雷带上。
适用场景:当直接焊接因材料差异(如护栏为304,避雷带为镀锌钢)、施工条件受限(如高空、动火受限)、或需要可拆卸连接时采用。
优点:施工相对灵活,避免了异种金属直接焊接的困难。
关键点:
专用金具:必须使用专为不锈钢设计的连接器或过渡端子。普通镀锌或铜连接器与不锈钢接触会产生电化学腐蚀。理想器件应包含不锈钢端子(压接护栏端)和兼容避雷带的另一端(压接孔或焊接板)。
可靠压接:使用专用液压工具(避免手动钳)压接不锈钢端子,确保压痕清晰饱满,达到工具厂家要求的压力标准。螺栓连接必须使用足够强度(通常M10及以上)的不锈钢螺栓、螺母、平垫、弹簧垫圈,并施加规定扭矩拧紧。
接触面处理:连接前,接触面必须打磨去除氧化层、油污、油漆等绝缘物,露出金属光泽,并涂抹导电膏(如电力复合脂)以降低接触电阻、防止氧化。
3.连接点位置与数量:
连接点应优先设置在护栏立柱的根部(靠近屋面结构处)。
连接点间距不宜过大。规范虽无强制规定,但一般建议沿护栏长度方向,每隔5-10米(或每个/隔一个立柱)应设置一个连接点,确保整个护栏电气贯通性良好。
护栏拐角处、端头处应增设连接点。
屋面的不锈钢护栏,不应是被防雷系统遗忘的角落。通过科学规范的连接工艺——首选直接焊接,辅以专用金具的可靠压接或螺栓连接——它能无缝融入建筑的防雷体系,从潜在的雷击风险点转变为坚固的防雷屏障。想要获取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防雷知识栏目进行了解!
- 基站防雷接地系统有哪些?基
- 光伏防雷装置有哪几种?光伏